天煜能源恒晋煤矿狠抓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连续12年实现安全生产。图为工作人员巡检井下设备。
连续1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从基建矿井到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特级矿井,从地方小煤窑成长为领跑临汾市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是安徽皖北煤电集团临汾天煜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煜能源)交出的“混改”成绩单。
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大力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开拓布局西部煤炭市场,携手地方民企成立天煜能源,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排头兵。
在资源整合中应运而生
2014年2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此时,早在5年前就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的天煜能源已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下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2009年,山西启动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获悉这一政策利好,皖北煤电集团第一时间启动了相关工作,于当年11月携手地方民营企业——临汾西郭天煜煤业有限公司,创立了天煜能源。
在股权分配设计方面,皖北煤电集团和临汾西郭天煜煤业有限公司按照60∶40的比例进行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股权结构。作为安徽省属重点企业,皖北煤电集团在煤炭开采领域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人才技术资源储备和突出的核心竞争力。临汾西郭天煜煤业有限公司作为地方民营企业,熟悉乡情民俗,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形成了专业优势,练就了竞争发展的基本功。
如何将两种优势充分结合,是双方股东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天煜能源管理层的工作重点。
天煜能源成立后,双方股东立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共同派驻人员管理,认真梳理企业治理及生产经营体系,主动对标行业先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治理标准,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全面修订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清晰界定三会及经理层的权责边界,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实现同工同酬,释放出发展活力。
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天煜能源,既保留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力,又融合了现代国有企业的规范管理,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形成了兼容并蓄、融合包容的企业文化,搭建起支撑混改发展的“四梁八柱”。
在改革创新中完成逆袭
虽然早早就完成了重组整合,但天煜能源的早期发展形势看起来并不乐观:下属恒昇、恒晋2对煤矿合计年产能为120万吨,仅能满足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要求的产能底线,前期安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装备设施老化……带着块头小、基础差、底子薄的先天劣势,如何短期内完成从“差生”到“优等生”的逆袭,考验着天煜能源管理层的能力和水平。
2010年,天煜能源完成重组的第二年,煤炭市场形势由热转冷,进入漫长寒冬期。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天煜能源坚定信心,先后投资数亿元完成了采、掘、机、运、通的系统升级及机械化、信息化改造,同时狠抓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矿井各项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注重“硬件”升级的同时,天煜能源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上,他们全面推行安全责任网格化管理,详细绘制责任区划分图;在运营管理上,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建立以岗位作业核算为中心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把市场主体划分为生产经营、后勤服务和费用承包3种类型,建立价格、结算和考核3大体系,形成了“矿—区队、区队—班组、班组—个人”的三级市场;在市场营销上,实行月度产销联席会议机制,从井下生产、地面洗选和定制化销售等方面着手,全流程抓煤质,全方位盯市场,精准把握煤种需求变化,拓展营销空间,不断巩固提升“天煜煤”品牌优势和经济效益。
2011年,天煜能源下属恒昇煤矿、恒晋煤矿通过验收,一跃成为临汾市34个整合主体、128对矿井中率先投产的2对矿井,实现了由基建矿井向生产矿井的跨越。
2012年,恒昇煤矿、恒晋煤矿顺利通过产能核定审批,成为山西省首批、临汾市唯一获批的2对矿井。
2014年,天煜能源产能核增获准通过,由一家年产煤炭120万吨的初创企业,变身为年产煤炭270万吨的大型企业。同时,资产总额实现翻番,由8.4亿元增长至19.1亿元。
2019年,天煜能源迎来了重组整合的10年大考。“10年,我们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原煤产量2326万吨,产值70.3亿元,完成利税35亿元。”合作股东方、时任天煜能源监事会主席贾益民说。
2020年,天煜能源完成利润4.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天煜能源下属恒昇煤矿、恒晋煤矿同步实现了安全生产12周年,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天煜能源紧紧围绕“保安全、稳产量、转作风、增效益、惠民生”的工作主线,持续夯实安全基础,优化生产工序,上半年在安全无事故的基础上完成利润12.66亿元。
“混改让天煜能源闯出了新天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积极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煤炭企业,让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天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