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该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就是要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他说,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体系。
崔书红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守住生态安全底线,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基础、非常长远的部分。五中全会将保障生态安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事关党的宗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凸显了生态安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极端重要性。
“国有国界,自然生态安全也有边界。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就是要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崔书红说,一是要守住“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面积,确保面积不减少。二是要守住生态服务功能,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三是要守住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制划定“三线一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崔书红指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体系。在生态空间保护方面,一方面,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另一方面,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居全球首位。在守住生态承载力方面,以“三线一单”优化空间布局,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及野生动物非法养殖、贸易犯罪行为;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涉自然保护区非法开采、筑坝、建工厂等活动;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政策。
但是,我国生态安全依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自然生态空间遭受挤占、生态系统质量不高、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现象仍屡有发生、生态安全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
崔书红说,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完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提升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生物多样等重点领域监管,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来源: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