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久圣,男,197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机电与辅助运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学报》科学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等,曾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科技副总”等高层次人才计划。鲍久圣教授在煤炭行业已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曾多次作为行业专家接受CCTV采访和杂志专访,为内蒙古“2·23”井下重大运输事故报道、山东“1·10”金矿爆炸重大事故救援提供专家解读,代表学校参编GB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作为客座编辑组织策划了《煤炭学报》首期“煤矿智能化”专题论文,受邀为《智能矿山》杂志创刊号撰写专家述评,应邀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第九次科技创新大会、山西省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等重要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等。
工作经历:2005年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从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5年受国家公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访学一年,2016-2020年担任江苏省矿山智能采掘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教学工作:讲授《矿山机械与装备及其智能化》《矿井运输提升设备》《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纳米科技》等本科课程,主持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项目7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曾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材特等奖(R2)、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1)、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中国矿业大学微课教学竞赛一等奖、中国矿业大学百佳本科教学教师奖等教学奖励。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矿山智能运输与无人驾驶技术、特种车辆混合动力技术、摩擦学与传制动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累计主持包括3项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70余篇(SCI、EI检索50余篇);出版《采矿运输技术与装备》《盘式制动器摩擦学性能测试与智能预测技术》等著作4部;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其中:第一发明人申请60余件(已授权30余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和学术奖励9项,其中:排名前五以内8项;指导博、硕士研究生50余人,其中:已毕业10届30余人。
研究方向:
1)矿山智能运输与无人驾驶技术
2)特种车辆混合动力技术
3)摩擦学与传制动技术
4)深部资源流态化开采技术与装备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前沿科学创新园区9号楼
电话:13813451343
电子邮箱:cumtbjs@cumt.edu.cn
教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