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得爱 秦傲
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石,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范式及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革,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担当,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掌握精深地球系统科学知识、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的地质学家。这也是新时代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光荣使命。
强化使命驱动,厚植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全面挖掘地质学专业课特有的思政元素,确保其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活动开展等多个维度,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将“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学科史中红色育人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校园地质文化景观、校史馆等红色场馆的育人作用,以文化人、以文培元;讲好地质前辈的奋斗故事,用地质名家为国奋斗、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和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
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现代化知识体系
近年来,学科交叉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国家战略目标和重大需求的实现,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地球学科知识的探索完善,系统化、数字化、模型化的转型升级,都必须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现代化的知识体系来实现;高质量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围绕国家目标和行业需求,在加强数理化基础和地质学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数学建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学习,以学科交叉为手段,构建“大地学”知识体系;要坚持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化跨学科培养方案,编写国际领先的教材,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通过与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实力雄厚的地勘单位,开展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提供跨学科的国际化资源平台,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实习等,推进拔尖人才培养从传统培养模式向跨专业融合培养转变、从单一学科平台向多学科平台转变、从传统地质学专业知识向多维立体的系统科学转变,帮助学生建立宽厚的地球系统科学知识体系。
革新教学和评估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是衡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志。要全面改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激发学生自主性,创造适合个性化发展、培养探索精神及思辨能力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开辟人才培养特区,让学生能够利用国际化资源体系定制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的个性化培养方案;用好智慧教室,采取探究式、辩论式、项目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方式从重“教”向重“学”的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学生学习过程检查、评估与反馈代替传统的考核制度,鼓励探索,要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考察重点;健全学生评价与激励体系,实现奖励资助方式从“结果奖励”向“过程支持奖励”转变;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倡导研究型学习,支持学生利用国内外实践平台、第二课堂等探索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的同时包容失败。
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本领。要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激励高层次人才引领本科教育,统筹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吸纳前沿科技成果创新教学体系,将学术优势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形成科研和教学良性互动;实行学生全员“导师制”, 教授选才,面向拔尖学生实施“课堂学习+课外研讨+学术报告+科研立项+海外科研训练”的学习模式,通过全过程的互动式、启发式、浸润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训练其科研能力;实习实践是地质学人才培养的传统与特色,要聚焦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充分发挥野外实践基地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实践育人功能,同时通过数字陈列室、展览馆和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建设数字化实践育人平台;要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契机,联合国内地勘单位、知名科研院所开辟出经典地质路线,聚焦科研创新能力和地勘一线生产问题,开展学习、训练与实践。
当前,高质量培养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已经成为构建地学教育新形态新范式,推进地球科学服务强国建设的关键一招。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在现代化“大地学”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武装下,新时代的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定能更好地围绕地质学科学使命,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地方经济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