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政变已持续一周,局势没有好转迹象,欧洲国家已开始撤侨。8月2日,法国和意大利的专机开始撤离本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公民。德国也对其侨民发出了撤离建议。
7月26日,尼日尔总统卫队士兵扣押了总统巴祖姆,以及包括矿业部长在内的多名高官。这个极度贫困的西非国家铀资源丰富,政变事件也为国际铀矿供应带来变数。这种在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被应用于核电、医疗、军事等领域。
尼日尔坐拥铀总储量超过31万吨,有两个主要铀矿,其中尚未投产的Imouraren矿是全球最大的铀矿床之一。但是近几年,受制于国际铀价过低、地区局势不稳定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等因素,尼日尔的产量下滑,已跌落为全球第7大生产国,约占世界产量的5%。
政变发生以来,国际铀价上涨幅度不大,主要原因在于该国的采矿作业暂时没有停止。不过分析人士提醒,未来几周铀价的上涨幅度或加大。
尼日尔铀矿的变数主要影响欧盟,尤其是核电大国法国。
据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的数据,去年尼日尔是欧盟第二大铀供应国,占其进口总量的25.38%。它主要用于13个欧盟成员国103座核反应堆,其中一半在法国。
法国严重依赖核能,其能源结构中近70%来自核能。然而该国不生产铀,因此快速、便捷地获取铀对法国至关重要。2005年至2020年期间,尼日尔是法国第三大铀供应国,占其供应量的19%。
政变发生后,尼日尔当局威胁将冻结对这个前“宗主国”的铀出口,引发外界担忧。欧洲方面则集体否认面临供应风险。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长远来看尼日尔政变可能对欧洲的铀需求构成挑战。欧洲目前正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和铀等能源的依赖。俄罗斯铀矿至今不在欧盟制裁清单。巴黎雅克·德洛尔研究所能源专家Phuc-Vinh Nguyen表示,尼日尔的紧张局势可能会进一步阻碍欧盟在核领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将对俄制裁变得复杂。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