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有煤海(1)——神府煤田的发现

原创 范立民 编者按:“陕北有煤海”。1982年12月8日,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勘探队(现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完成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神(木)府(谷)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提交煤炭资源储量877亿吨。1982年12月21日新华社记者冯森龄先生发表了“陕北有煤海 质优易开采”的新闻稿,一时间引起国内外轰动。然而,这背后,一八五队人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就是那样艰苦的环境,艰苦的岁月,仅用一年时间就探明了7894平方公里上的煤炭资源。1991年一八五队被国家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荣誉称号,为了祖国能源安全,为了国家煤炭工业战略西移,20世纪80年代,一八五队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即日起,我们陆续选编中国矿业大学范立民教授的几篇短文,从中感受当年的情景!

神府煤田的发现

神府煤田的发现被誉为是我国煤炭工业“六五”期间最重要的成果,也成为我国地质科技工作者改革开放后,浓抹重彩的一笔。然而,煤田的发现却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

1 迫切要开发,理由太苍白——科学评价成当务之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全国形势一样,陕北榆林老区人民迫切要求在榆林地区修建铁路,发展地方经济。然而,修铁路运什么成为一大障碍,根据以往零星资料,榆林地区决定把修路与开煤矿一起向上级汇报。

1981年初,榆林地区工业局局长刘汉武组织煤田开发汇报组,进京广泛宣传,不久,“陕北有煤田,榆林地区要求尽快开采”的信息开始输送到中央决策层。1982年3月,祖籍神木县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智胜同志写信给国务院总理,表达了希望中央支持开发神府煤田的热切心情,信中说:“榆林地区煤层厚、覆盖层浅,有些煤层甚至暴露在地面上,易开采”。关切心情流露在字里行间,然而却显得理由苍白。

中央领导多次询问,神府煤田到底有多少煤,有没有确切的储量数据,有没有工业价值和开采前景。无奈,尽快查明神府煤田的资源情况、科学评价煤田的开发前景,成为榆林地区的工作重点。

而就在此前,煤炭部已把加强陕北侏罗纪煤田普查工作列入计划,但何时能够拿出科学报告,却心里没底。1980年初夏,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六、一八五队先后挺进神府煤田,拉开了煤田勘探的序幕……

2 石破天惊,一年发现一个世界级的大煤田
1982年12月8日,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在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下称“一八五队”)历史上、在神府煤田开发史上却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天,在陕西省榆林县西沙一八五队正在建设的生产基地,一八五队队长来永春主持召开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神(木)府(谷)勘探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下称《找煤报告》)初步审查会,报告主编白宗镛工程师对报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12天后,即12月20日~21日,这份后来荣获全国优质地质报告奖的《找煤报告》通过了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即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前身)进行的审查。12月25日,陕煤地发(83)1号文批准了找煤报告。现把这份不足200字的文件照录如下:“一八五煤田地质勘探队:公司于1982年12月20日至12月21日,召开了榆神府勘探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审查会议。会上由一八五队白宗镛同志作有关地质报告情况的全面介绍,之后,大家认真审查地质资料并进行了评议。根据审查意见,公司同意批准该找煤报告,并同时批准D级储量7817637万吨,其中新增D级储量为6337637万吨,重复D级储量1347748万吨。1982.12.25”。

找煤报告之所以成为“煤田发现”的标志性文件,是因为它科学评价了榆神府区的资源价值,从而使对神府煤田的特征认识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2年12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发表了记者成大林的通讯稿《陕北发现大煤田、干部群众要求国家早开发》,文章首次引述来自一八五队等单位的勘探成果:“据陕西省一八五、一八六队和物测队提供的资料表明,榆林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1400多亿吨,相当于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

神府煤田的发现是我国地质勘探史上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被称为我国煤炭工业“六五”期间最重要的发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赵紫阳、李鹏、乔石、宋平、朱鎔基、李铁映、江泽民等同志和各部委领导、陕西省领导等先后视察了神府煤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

随着煤田勘探的深入,煤田开发前景已经初露端倪,1984年10月18日,新华社资深记者冯森龄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发了“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的消息,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神府”热,美、英、德、日等新的“八国联军”的地质学家、财团先后涌来考察、商谈开发事宜,美国更是不远万里,运来了钻机,验证一八五队的地质资料……

3 科学勘探

为了尽快提供可供进行总体规划的地质资料,1983年开始,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和物探测量队合作,集中精力进行神木北部矿区的地质详查工作,完成钻孔314个,钻探工程量83942米,并提前于1987年10月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神木北部矿区详查地质报告》,控制面积1267平方公里,探明煤炭资源量145.99亿吨。在进行该项目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地方尽快发展煤炭工业的需要和华能精煤公司的开发需要,1983-1988年一八五队先后在煤田露头附近的大柳塔、石圪台等地开展了十多个井田的精查工作,使煤炭开发在勘探进程中同步进行。

1988年开始,陕西省煤田地质局集中一八五、一八六、一三一、一九四队和物探测量队等主要力量,完成了神木北部矿区大柳塔、活鸡兔、石圪台等16个井田的勘探(精查)工作,在勘探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先进的设备、技术手段和地质理论,有多件报告获得了国家和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的表彰奖励。

1987~1993年一八五队与物测队联合开展了榆神矿区的煤田地质普查,通过综合勘探的手段,施工钻孔142个,总钻探工程量49709.35米,地震勘探线247.68公里,27205个物理点,于1993年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北神(木)西大保当区普查地质报告》,控制面积2823.50平方公里,提交煤炭储量269.92亿吨,为榆神矿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榆神矿区的详查、精查勘探工作几上几下,历经曲折。在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的努力推动下,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矿区普查始于1987年,最初项目名称为“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北神(木)西大保当区普查”,控制面积2269 km2,该项目1987年立项,1988年开始野外工作。1991年在普查工作即将结束时,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陕西公司分别以“中煤总陕发(1991)377号”和“陕发(1992)111号”文件,指示立即转入详查。据此,我局编制了《榆神矿区大保当详查设计》,范围比普查范围略缩小,扣除了矿区西北部的水源保护区,详查面积1970km2,1992年底上级审查并批准了此《设计》,1993年正式立项,同时开展野外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久详查工作下马。

随着延安~神木铁路的修建,榆神矿区开发的条件改善,为了适应21世纪初在榆神矿区建设1000万吨煤炭生产基地的要求,上级要求缩小详查范围,加快勘探步伐,用1~2年时间,提交约100亿吨储量的详查地质报告。为此,我局又编制了《榆神矿区中部区详查设计》,面积为838 km2,此《设计》于1994年底获批准。中部区详查上马后,由于资金原因,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

1995年4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姚振炎、陕西省副省长刘春茂等同志视察榆神矿区,听取了我局对榆神矿区及大保当井田地质条件的介绍,姚振炎行长对榆神矿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即表示愿意为大保当井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贷款,条件是陕西省应提供等额配套资金,刘春茂副省长表示同意。同年7月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多次视察陕北神府煤田的宋平同志在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省长程安东同志的陪同下,在一八五队大保当简陋的会议室里听取汇报,对榆神矿区的开发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挥毫为功勋卓著的一八五队题词“艰苦奋斗 献身煤海”。从此,榆神矿区开发的前期地质勘探工作进入快车道,当年9月,矿区先期开发区546平方公里的详查地质工作启动,并于次年12月完成,提交煤炭资源量119亿吨,为榆神矿区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必须的资料。榆神矿区的开发序幕正式拉开……根据当时测算,完成大保当井田全区的精查需1800万元,陕西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同意各出资900万元。为此,我局做了大量的工作,促使此项经费的落实,但因省上资金迟迟不能落实,开发银行的贷款也就一直没有到位。

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省上要求省煤炭工业局尽快开展详查工作。我局于1995年6月提出《榆神矿区先期开发区详查设计》,详查面积546 km2,经上级批准后,同年9月正式开展工作,勘探所需资金由我局垫付。1995年10月,由于资金紧张,暂时无法垫付详查工作的巨大开支,被迫中断详查。后来,省上答应与煤炭工业部协商解决资金问题,才使详查工作于1996年初再次上马。1996年6月,详查工作即将完成,但是资金却一直没有落实。同期,榆神矿区(集团项目)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矿区开发的前期工作。该委员会与我局签署了《关于榆神矿区详查工作的合同》,工程费用1058.11万元,暂时由我局垫付,待费用落实后,立即支付,如果不能支付详查经费,则详查成果评估后,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矿区开发。

1995年9月~1996年12月历时16个月就完成了榆神矿区先期开发区的详查工作,完成了钻孔10个4614.16m,地震测线9条,测线总长148.43km,合格物理点8404个,实际勘探资金为1058万元。其勘探成果获得了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按照常规方法,钻探的基本网度为1500×1500m,即钻孔要布置成1500m的方格网,即使如此,钻孔数据的采样点密度仍然是每1500m一个点。而采用了综合勘探的方法,钻孔的网度放大到了3000m,钻孔之间利用地震时间剖面控制,采用的密度达到了每10m一个点,综合网度远小于1500×1500m。极大地提高了勘探精度,降低了勘探费用。通过本次详查工作,地震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查明了测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并对新生界地层底界 面及主要可采煤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控制;同时结合科研对2—2 煤层分岔复合的位置及延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控制,煤层的分岔在地震时间剖面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映。在国内首次利用地震反验方法计算了2-2煤层的厚度, 利用地震勘探技术控制了2—2等主要可采煤层的深度及起伏形态,对地震测线上的煤厚做了定量解释,其煤层厚度采集点密度为每10m一个点,精度大为提高,首次利用地震解释的煤层厚度参与了资源量的计算。经与钻孔对比精度良好,最大绝对误差-0.35~0.50m,平均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57%,使我国煤田地震勘探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经过对煤层反射波进行多元参数综合解释,获得了2-2煤层的宏观结构信息,确定了煤层的真分岔位置;解释了主要煤层的自燃边界,经钻孔验证,平面摆动误差小于50m。同时对下部煤层底板标高、冲刷缺失范围、分岔复合部位及厚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 还对煤层火烧边界进行了解释,控制的边界平面摆动范围50米以内。对各煤层的解释深度,通过钻孔证实,完全达到了规程小于10%的要求。

1997年以来,我一八五、一九四队和物探测量队合作,完成了榆神矿区大保当、榆树湾、锦界三个井田的勘探(精查)工作,为建设三座特大型矿井提供了设计和生产依据。

4 创新成就

在煤田勘探过程中,一八五队1983~1987年完成了国家二类科学研究项目《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区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的课题,这一成果首次提出了陕北侏罗纪煤田形成于湖泊三角洲的古环境,为进行大规模的煤田地质勘探奠定了理论基础,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找煤、详查成果一起,获得1988年度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1998年一八五队与中煤水文地质局、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协作,完成了旨在促进陕北煤炭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煤炭工业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西部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区)保水采煤与地质环境综合研究报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于1999年获得国家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发的环境问题突出的特点,王双明、范立民、杨宏科完成的《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系统地论述了陕北地区资源配置特征,提出了以煤炭资源质量、水资源总量、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煤炭资源开发思路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分散开发、就近转化的开发模式,获得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王双明、范立民主持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成果的提出,为神府煤田开发提供的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5 神府精神

求实创新精神:1980年8月,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一八六队组成陕北煤田普查分队分别于8月、9月赴神木和府谷县,对侏罗纪煤田进行地质普查勘探。

找煤区的确定,是在区域地质和煤田预测的基础上,于1981年3月编制提交普查找煤设计。最初,把主要工程量布设在悖牛川以东的新民区,这一点从后来长期担任一八五队总工程师的劳炎明同志的一份手稿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时的劳炎明刚被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从农场“释放”不久。所到之处,惊人的发现使他兴奋不已。他隐约感觉到,不久的将来,这片沉睡的土地将成为举世瞩目的热土,一个月后,在找煤方案审查会上,劳炎明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力主将原定局限于府谷新民一带开展工作的计划改为整个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榆神府区进行,重点工程布设在乌兰木伦河以西。

这个意见被采纳了!这是一个对神府煤田发现和开发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决定性选择。这个选择改变了我国煤炭工业的战略布局……

在笔者看来,这份文字记录足以说明:

进行近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榆神府区普查工作的决策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设想;

如果这一事实成立,那么至少劳炎明等专家是促成这一决策转变的关健人物之一;

这一决策对神府煤田的发现和开发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最初的普查找煤设计共设计钻孔122个,工程量60000m。经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三个文件批复,批准钻孔48个,工程量22270m。后又根据缩小范围,集中兵力,保证重点的原则,削减10个钻孔,实际完成38个钻孔,工程量17292.44m。为了早日拿出成果,完成勘探工作,在国家拨款有缺口的情况下,一八五队职工用当年奖金完成了提交地质报告所需要的最后一个钻孔,时任中共榆林地委副书记的李焕政同志激动地说“你们没有奖金,我们地区给补发!”。

设计经过前后四次调整,工作量由122个60000m减至38个17000m,除了节省2/3的勘探经费外,还使勘探周期由5-6年缩短为1年多,它的意义是为神府煤田开发争取了宝贵的历史性机遇。不仅如此,事实上,这一系列的设计调整决策并非是因应某种客观形势的需要,而更多的是体现了实事求是、技术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在多年后全国储量委员会颁布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艰苦奋斗、献身煤海精神:1982年10月,为了完成找煤报告所需要的最后两个钻孔,上级安排的当年地质工作费已经完成,没有经费,意味着两个钻孔不能完成,报告无法提交,煤田的发现要推迟最少一年时间。这时,一八五队果断决定用职工的年终奖施工……报告按时提交,800名职工却因此没有了应该得到的年终奖。榆林地区行署专员、后来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的李焕政同志激动的对一八五队领导说:“你们没有奖金,我们地区给补发”,谢谢李专员,榆林地区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我们不能要。就这样,年终奖泡了汤,大煤田却提前一年发现……

在神府煤田勘探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煤炭工业部劳动模范王福善是工人中的杰出代表。

王福善没有文化,是一八五队的老黄牛,他就知道干活。一八五队1958年建队,他一直干安装工,直到退休。在神府煤田发现过程中,他和他的伙伴一年要安装300多幅铁塔,几乎每天一幅。冬天,砭骨的寒风侵入肌肤,站在下面还冻得簌簌发抖,王福善棉袄一脱,爬上了18米高的铁塔;炎夏,高烧40度还要上班;脚砸伤了,一瘸一拐地干活。铁塔无语,井架无言,王福善的功劳写在蓝天上,1982年王福善被授予煤炭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

象王福善这样的人物,还有自学成材的电工季成豹,科学求实的工程师牛建国,月月创千米的拼命机长冯志清,《中国青年报》与团中央“为祖国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中铜质奖章获得者时任一八五队工区副主任的工人技师、后担任副队长的张崇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觉艺副总工程师,积劳成疾而为神府煤田勘探献出生命的一八五队林文英副总工程师……勤勤恳恳、一辈子名字也没有在报刊上露面的修路工宁思文……

神府煤田的发现是我国地质勘探史上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称为我国煤炭工业“六五”期间最重要的发现,1985年李鹏同志视察神府煤田时说:“一八五队干得好,为陕北人民造了福”。1995年宋平同志在陕北视察时,挥毫为一八五队题词“艰苦奋斗 献身煤海”。

神府煤田的发现,改变了我国煤炭工业的战略布局,也把一八五队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队伍推到了“国家功勋地质勘查单位”的颠峰……今天,神府煤田已经初步形成了5亿吨的年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原煤产地。

作者简介:范立民,男,正高级工程师(二级),教授。曾长期担任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勘探队副总工程师、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