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崎土木讲堂一双碳背景下的岩土工程第一期
钻爆法隧道机器人与高端智能掘进
报告人 李利平教授 山东大学
主持人 黄曼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
时间2022-12-1319:00-20:30
参会方式:中矿人视频号,扫码预约参会!
报告人简介
李利平,工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青、宝钢优秀教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詹天佑成就奖和腾讯科学探索奖。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和川藏铁路建设工程实施技术专家组成员。现任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常务副院长、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分会副理事长、青委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化学灌浆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灾害防控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第1)全部论文H指数36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90余篇(1篇“中国百篇”,6篇高被引);主参编标准和工法10项选为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隧道工程学部隧道施工与灾害控制学科主席。
报告内容简介
针对极端环境和极端地质条件下隧道少人化无人化建造需求,在钻爆法领域,提出辅助、施工两大工序机器人体系。针对辅助工序,建立了隧道智能勘察、掌子面地质预报和掌子面排险机器人装备体系,并逐步应用于川藏铁路康定二号隧道。针对施工工序,面向最耗时的凿岩-装药工序,正重点攻关凿岩-装药机器人,已突破炮孔自动识别、装药机械臂精细化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在掘进机法领域,发展了掘进机智能系列化搭载装备与技术,研发了掘进机“五官一脑“装备系统:预报系统(火眼金睛)、地层识别(听波聪耳)气体监测(超级巧鼻)、滚刀监测(钢牙神经)、注浆检测(号脉灵手)和辅助决策(人工智脑),总体成功搭载“智慧一号”盾构机在济南地铁6号线下线,为泉域地铁安全建设和泉水保护保驾护航,针对悬臂掘进机功能一体化需求,创新了支护前移-交又作业模式和技术,解决了小新面隧道多工序集成难题,直接服务滇中引水工程。为钻爆法和掘进机隧道智能建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