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一位自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B站UP主发布了一则视频宣布,其所在团队已经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角度比此前韩国研究团队或者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无异议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
据他所称,其所在团队由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海欣教授带领,成员包括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
在该团队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小黑点”在显微镜下,随着钕铁硼磁体的移动,不断地倒下或站起,无论S极还是N极都有效,代表排斥与磁极无关,显现出抗磁性。
但该团队目前仅复现了抗磁性,是否为零电阻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只有同时满足抗磁性和零电阻,才能被称为超导体。
超导即超级导电,这一现象是指电流可以在材料中零电阻通过,且具有完全抗磁性。超导体又称超导材料,指在特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拥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特征,广泛应用于储能、磁悬浮列车、电力输送、核磁共振等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验,是复现了韩国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7月22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关研究团队通过论文及视频方式,宣布在常压条件下,一种改性的铅磷灰石(LK-99,以Lee和Kim的首字母命名)能够在400K(127℃)以下表现为超导体。
多位科学家曾表示,LK-99的制备过程较为简易,实现该韩国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复现并验证真伪,最快只需约一周时间。
室温超导,即在常温条件下实现的超导现象。按照凝聚态物理学标准,室温指300K(27℃)。日常所说的室温,范围则相对较广。此前的超导材料,均需要在较低温度下才能进入超导状态。
韩国研究团队声称合成的室温常压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为127℃。如果该成果被验证为真,人类将进入“超导时代”,能源、交通、量子计算等多领域有望迎来根本性变革。
除华中科技大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也对韩国团队的研究进行了验证。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发布的论文显示,他们根据韩国团队合成的材料,没有检测到超导性。
来源:界面新闻